四川蓬安:科技为孩子们开启新视界
来源:华为
|
作者:华为
|
发布时间: 2020-10-09
|
1527 次浏览
|
分享到:
联接每一所学校,为偏远地区的孩童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
由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教育资源配置等原因,东西部以及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一直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ICT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化提供了基础保障和重要途径。ICT技术联接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班级,使农村的孩子也能跟大城市里的孩子们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山区教师的数字化能力得到提升,大大缩小了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和数字鸿沟。
蓬安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面积1334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647个村(社区),73万人,作为西部欠发达县,想要真正改变基层教育困局,简单依靠课程改革很难奏效,如何借助ICT技术手段改变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最终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偏远地区学生提供
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
为了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为全县孩童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蓬安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简称:蓬安县教科体局)从2015开始启动新一轮教育信息化项目,华为有幸参与其中,助力建设“全光校园网络”,为全县80所乡村学校提供“万兆出局、千兆到校、百兆到班”的高速宽带联接。基于光纤网络广覆盖的优势,蓬安县教科体局建立起覆盖14个镇、5个乡和2个街道办学校之间“学科资源”、“教育管理”和“信息宣传”的共享平台,促进城乡学校资源共享,提升了教学数字化和现代化水平,让70000多名偏远地区学校师生能够公平地接入优质的教育资源。
过去,农村学校由于受到地理条件限制,规模小、分布散的问题比较突出,加之师资力量不足,部分课程无法开齐开好,音乐、美术这些课只能由其他科老师兼带,质量不高,学生提不起兴趣。如今,与蓬安县实验小学结对帮扶、相隔60多公里的农村学校石柱小学,利用在线课堂,不仅能开齐开全音乐、美术等通识教育课程,而且上课的都是专业教师。石柱小学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有助于他们塑造丰富完整的人格,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自由心灵的栋梁。
借助蓬安县城乡学校远程录播互动系统,直播课堂、同步互动课堂、双师课堂正在成为常态。通过全光网云数据中心的“云平台”,蓬安县乡镇学校的学生可以实时远程与城区学校学生一起上课,实现课堂双向互动;县电教馆可以将整个课堂一键实时录制,将优质课例、精彩片段存入云数据中心,供全县师生观摩学习。让乡村孩子通过信息技术,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变命运,和城市孩子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成长,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创新智慧课堂
激发学习潜能
“粉笔、教案、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向“宽带、视频、远程教学”的智慧化、现代化教育手段转变。蓬安县各校逐步建设完成1248间多媒体教室,46余间平板智慧教室、52间数据反馈器智慧教室、38间录播教室。教师可以动态管理教学状况,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择学,努力破解传统课堂优质教师无法覆盖所有学生、教学效果管理反馈不及时等瓶颈问题,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泛在化学习,提升创新和系统思维能力。
蓬安县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李红燕不再像过去那样忙着在黑板前书写板书,而是打开电脑遥控全班同学的平板电脑进入同一个界面。课前就通过平台提前将预习作业推送给学生,课堂上,利用“随堂拍”、“随机提问”等信息化技术,将学生的课堂思考、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反馈到大屏幕上,老师不用到座位逐一检查就能完全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整堂课生动有趣,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效率极高。
提升教师授课质量
提高教务管理效率
在光纤高速网络的基础之上,蓬安县建立了三大高效率的数字服务平台——学科资源共享平台、教务管理平台、信息宣传平台。其中以“教学视频应用”为代表的学科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专递课堂”、“名师网络课堂”,通过观摩学习,帮助各城区和乡镇学校的老师不断提升授课水平。在疫情期间,学科资源共享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学科教学解答”栏目和专用备授课工具为老师在家备课提供便利,保障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
教务管理平台将自动化办公系统、数字图书馆等应用集中管理, 蓬安县80所学校的校长、老师均可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协同办公、文档查阅、资源调度,打破校际壁垒。